發布時間:2023-12-11
12月9-10日,第五屆國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大會暨IEEE PES智慧樓宇、負載和客戶支持系統衛星技術委員會(中國)學術年會在中國廣州圓滿召開。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成功舉辦,300多位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線下出席大會,超過30000人次通過艾思科藍媒體矩陣平臺直播“云參會”,觀看大會實況。
本次大會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IEEEPES智慧樓宇、負載和客戶支持系統衛星技術委員會(中國)、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廣東省艾思信息化學術交流研究院聯合主辦;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科技經濟融合專委會、AEIC學術交流中心、中創文景有限公司承辦;艾思科藍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河海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復旦大學、西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昌大學、福建理工大學、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檢測與制造物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深圳大學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綜合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運行與控制 (ISESOOC 愛思科)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協辦。
大會以“匯聚國際科研創新智慧、共謀學術生態高質發展”為主題,設置主會場+六大分會場,邀請了以院士領銜的近百位國內外科研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行業領軍人物出席并作報告,主題涵蓋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多個前沿學術領域,同時各系列專業會議采用主題報告、現場提問、自由互動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研討,并同期開展在線學術交流活動。
六大會場同步召開
共話前沿科技發展
12月9日下午,IEEE PES 智慧樓宇、負載和客戶支持系統衛星技術委員會學術年會(IEEE PES SBLC 2023)、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ITCA 2023)、通信、信息系統和軟件工程學術會議(CISSE 2023)、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國際學術會議(MEA 2023)、新能源科學與電力工程國際學術會議(NESEE 2023)、管理科學信息化與經濟創新發展學術會議(MSIEID 2023)等六大分會場同步召開。
會議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圭爾夫大學、利茲三一大學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就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應用、通信、信息系統和軟件工程、機械工程與自動化、新能源科學與電力工程、管理科學信息化與經濟創新發展等主題開展特邀報告。專家們通過分享前沿尖端的學術成果,推動科研學術成果轉化和人才、技術、智慧資本聚集,為國際科技創新發展賦能。
院士專家大咖云集
學術交流精彩紛呈
12月10日,第五屆國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大會暨IEEE PES智慧樓宇、負載和客戶支持系統衛星技術委員會(中國)學術年會主會場正式召開。
開幕式上,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曾雪玲,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秘書長王京濤,IEEE PES主席卞建華,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朱繼忠教授先后為大會致辭。
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曾雪玲為大會致辭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秘書長王京濤為大會致辭
IEEE PES主席卞建華為大會致辭
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朱繼忠教授為大會致辭
隨后進行的主題報告環節,大會邀請到中山大學張新長院士、廣東工業大學閔永剛院士、湖南大學蔣洪波院士作主題報告。3位院士分別就新型智慧城市、新材料、工業互聯網等學科前沿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分享。院士們的報告將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創新學術成果一一展現,對學科發展及科技創新進步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報告中創新的思維及尖端的研究成果呈現,為在場專家學家拓寬了思路,碰撞出燦爛的學術火花,更受到社會各界和全球同行的熱切關注。
張新長教授,中山大學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報告題目:《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展望—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
閔永剛教授,廣東工業大學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報告題目:《面向電子封裝用功能化聚酰亞胺漿復合材料的開發與產業化》
蔣洪波 教授,湖南大學
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英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亞太人工智能學會會士
報告題目:《從農耕文明到新工業革命時代——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機遇與挑戰》
當天下午舉行的專題分享會上,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機器人、群體智能與安全等學術前沿話題進行了專題討論,現場氣氛活躍、研討充分,有助于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活躍學術交流、促進成果轉化,推進學術成果產業化。
據了解,此前“國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大會”已成功舉辦四屆,共吸引近五萬人次國內外專家學者參會交流,成為立足大灣區、輻射世界的國際學術會議品牌。
本次第五屆國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大會聚焦科技創新學術最新成果,以學術交流為載體,通過高水平的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搭建了一個多學科、綜合性、開放式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是對我國十四五規劃中“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號召的積極回應,有利于科研從業人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賦能,促進全球學術交流及國際科技創新發展。